机电人脉甲方群内有群友表示没有见过下图第二种喷头安装方式,于是小编分享了前段时间很受关注的中海第五代地库视频。有群友提问视频中的这些做法能否通过验收,因此中海地产的张福清总在群内回复了一些群友的疑问,在群内引起了热烈的探讨。想必之前也有不少同仁对中海的地库机电做法很感兴趣,关注最多的就是成本、BIM、管理相关问题,因此机电人脉将群内讨论整理如下,供各位参考。
中海-张福清:
中海地产地库管线的做法,仅供各兄弟公司参考,在中海落地的项目,都已通过验收。对于保守的验收人员,我们做了沟通、解释后,他们都予以认可,毕竟这个做法没有先例。我们的目的性很明确:在安全可靠、不影响使用、不违反规范的前提下,做些创新做法,打些擦边球,使地库机电管线观感更好,使地库管线空间更高,使公司领导更认可我们,而不是可有可无。试想一下,看得见的东西,如漂亮的建筑外立面是建筑师的业绩;户内装修得好,是精装设计师的功劳;小区园林美观,是景观设计师的作品;我们机电人有啥?以往只是满足基本功能,没有我们机电设计师,施工单位照样也能做,我们是不大有成就感的,故一些地产公司不设机电设计师岗位。做好地库机电管线观感效果,给了我们一个表现的机会;困难肯定是会遇到的,关键是否愿意想办法克服,以此来提升地库机电品质,提升自己的江湖地位。与大家共勉!
机电人A君:
杀鸡用牛刀了,看来住宅地下室的BIM砸了不少钱。
中海-张福清:
恰恰相反,我们总体上没有增加钱,有些做法,还节省了钱。
机电人B君:
综合支吊架,用得合理就省钱。
机电人C君:
采用正向BIM吗?
中海-张福清:
没有,时间上来不及。
机电人A君:
这种消火栓有图集学习一下吗?
中海-张福清:
这是非标定制的。
机电人D君:
@中海-张福清-南部大区 所有细节都在施工图上表现出来吗?
中海-张福清:
@机电人D君 在BIM图上,大部分内容都有表现。并在机电总包招标时,一并提供。这样就不会出变更联系单,成本也可控。这对BlM设计单位要求很高,我们选用的是长期与我们合作的、了解我们做法的BIM单位。
机电人E君:
长期合作的单位,你不说他也知道要求。第一次合作的,你给他手把手教都不一定能出效果。
中海-张福清:
@机电人E君 你说得非常对。
机电人F君:
不太认同你的想法。有的自废机电专业武功,举个例子,建筑师像人的外观(身高体重之类),结构师是人骨架,少一根骨头都不行。装修是穿衣打扮。那暖通就是呼吸系统,电气就是血液循环输送能量,给排水是消化系统,弱电是人的神经系统性。离开我们机电那全废,就是植物人。机电专业重在自身系统性的可靠性,合理性,经济性,而不是优化车库的高度。车库高了10/20公分没多大问题,但万一管道堵了,那可问题大了。感觉有点不太认同。
中海-张福清:
@机电人F君 你说的,是每个机电设计师的基本功,若连这个能力都没有,那就别在地产机电设计线混了。
机电人G君:
工程要有勇气。得营商环境好的地方,BIM精细化设计出图,再结合施工合约规划,最后项目部得担得起这个压力。
机电人H君:
穿结构的管线应该在结构施工前就做好BIM吧?要不后期结构没法处理,前期结构施工钢筋该加密啥的不都得提前弄么。
中海-张福清:
@机电人H君 对。在图纸上都要预留好。
机电人E君:
我觉得BIM主要是解决做主体的时候预留孔洞,避免后开孔。开的大的结构设计还不同意。真的说做的美观程度,主要还是取决于施工单位的能力,不听话的,只要有一点困难就做不了,拖时间,或是直接做上去。到后面要验收了,没时间就将就了。感觉有空间,机电管线再怎么样也不会搞的很难看,没空间那就是完全看施工单位水平了,真要甲方现场盯着一点一点都去弄,不可能的。
机电人I君:
只要BIM做的足够精细,附上蓝图,施工单位不按图干,让他扒了重做。
机电人E君:
我遇到过跟领导层关系硬的,说不定我走了,他们还在。
机电人C君:
BIM模型的走向与设计院蓝图不一样,施工单位以及成本测算时有借口扯了。
机电人J君:
我们都是招标合同约定好的,尤其是消防单位。不过BIM单位真的不好用,只会建模,设计的原理也不太理解。
中海-张福清:
@机电人E君 你说的,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该加强地库样板管理,避免后期大面积返工。困难确实存在很多,中海也是一样的。我的做法是:地库管线样板区(范围尽量大一点,管线密集的)施工前先做好充分的交底,实施过程中加强监管,通过验收后,施工单位按样板要求做,大面推广。
机电人E君:
@中海-张福清 你们一个项目人员配置是怎么样的?招采,成本,资料,开发报建,设计,这些有人吗?
中海-张福清:
@机电人E君 每个项目,现场有一位机电工程师。有的,这些岗位,是一人服务多个项目的。
小编有话说:
机电人脉公众号前段时间发布了一系列中海第五代地库机电相关的推文与视频,引起了行业内的广泛反响,纷纷点赞。也有一些做法有所争议,但小编想说的是,创新需要代价和勇气,机电人做出的每一点进步都是不容易的,更应该看到背后管理者付出的努力与心血,而不是只看到表面。有人在摸索前进,值得鼓励。
机电人脉也乐意推广新的技术与做法,为行业进步尽一份力,如果您有好的项目,欢迎找机电人脉分享!再次感谢张总,为中海机电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