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分享】某平行发包模式项目结算争议处理案例

2024-03-22

图片

【重磅推出】“散装顾问”服务
作者 陈亚平 吴学礼

#1暖通水管的酸洗钝化问题

设计说明要求暖通空调水管道需要酸洗钝化,标底清单未描述、定额未套用。

全过程造价控制过程中,施工单位提出这个问题,坚持要整个水系统全部做此项工序,测算大概需要增加费用200多万元。

因为涉及金额较大,当时我们咨询了很多安装同行,都未听说过空调水管道需要做此项工序,仅有蒸汽上的无缝钢管、不锈钢管、工业管道按照工艺要求可能需要做此项工序。(通常要做)

仔细研究图纸发现机房内的大口径管道采用的是无缝钢管,分支管用的是镀锌钢管。后来在建设单位组织的协调会上,我们建议机房内的无缝钢管与设备连接,对机房内管道做此项工序可以增强管道内壁的抗腐蚀能力,化学性能更加稳定,防止管道腐蚀后杂质回流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镀锌钢管部分确实没有做钝化的必要。

施工单位也接受了此项方案,仅对机房内无缝钢管部分做酸洗钝化镀膜,初审增加费用约40万元,比最初测算费用减少80%。

#2部分信息价没有的矿物绝缘电缆、母线和大电缆的调差问题

按照招标文件约定“工程材料价差调整按照造价管理部门指导文件执行,调整后按本合同同比例下浮”。

按照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苏建价[2009]10号文约定“造价管理部门未发布指导价的主要材料差价按施工期间的平均市场价减去招标时的市场价计算”,“未计取风险费用的,当主要材料价格上涨或下降幅度在5%以内(含5%)时,其差价由承包人承担或受益,当上涨或下降幅度超出5%时,其超出部分的差价由发包人承担或受益”。

经过测算这个项目的整个施工期铜价均值与招标时相比,涨幅超过10%,达到调差标准。

考虑的方案是以标底价作为招标时的基准价,但是施工期间的平均市场价很难测算,因为不可能施工期间的每个月都去询下电缆价格。

后提出方案,电缆主材费差不多是按70%主材+30%人工费组成,而主材的组成主要是铜,把每米电缆的含铜量测算出来,假设招标时铜价45000/吨,施工期间铜的均价为49500元/吨,那每吨铜的调价幅度为2250元/吨,以YJV4*95电缆为例,每米含铜量3.33kg/m,则每米调差2.25*3.33=7.49元/m,其他以此类推,施工单位也认可了此种调整方案。

#3无缝镀锌钢管的镀锌费调差问题

消防工程招标标底使用的信息价为2015年12月份,标底编制时镀锌费用测算为800元/吨;2016年因环境整治,很多镀锌厂家因达不到环保要求关闭,镀锌费用也因此涨价,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书面提出了镀锌费用调差的诉求,我们随后实地市场调查四家镀锌厂家,镀锌费用报价均在1000~1200元/吨左右,镀锌费用上涨超10%,达到调差标准,按下表进行调差。

图片

#4思考与启示

通过对全过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几个典型问题的探讨和分析,有以下几点建议:

1、本工程因体量大,工期紧,建设单位采用了平行发包的模式,平行发包必然会牵涉到界面的问题。为防止结算阶段引起争议,在全过程造价控制过程中要及时建议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组织召开界面确认会议,通过书面的形式将界面确定下来,各方签字盖章确认,防止重复施工,也防止重复送审。

2、对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首先要研究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联系单、施工记录等资料,认真分析费用产生的原因,依据是否合理充分,仔细核查施工单位提供的各项佐证依据;更要主动深入施工现场,同时做好市场调查取证。客观公正的处理各项签证及索赔诉求。

3、对施工过程中一些不合理的施工工艺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了解工艺的流程和目的是什么,多向一些经验丰富的专家请教,同行之间也可以互相探讨,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向相关单位提出优化建议。

4、咨询单位在全过程造价控制过程中要立足岗位、主动做为,以解决问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对有争议的问题,在过程中应收集齐全并留存可供追溯的依据,积极配合相关单位解决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整理自苏州市工程造价协会,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


阅读12
分享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