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高分析的思路虽简单,但综合协调要求较高,推敲过程分支思路非常多。
在整理本篇思路过程中,几个项目也在做净高分析。碰到不少问题,但为免影响主线,不在本文论述。也由于以上原因,过程思路摇摆,写的不好请多多包涵。
关于净高分析,老司机可以拍脑袋。根据机电配置,直接给出机电高度。
但作为机电小白,还是得掌握方法,故本文探讨“由下至上”推导净高的完整思路,从系统图、平面图、剖面图一步步论证。
进入正题,先贴一张不完整的超高层办公净高分析导图
主线分为前期准备 和 分析 两大部分工作,分析流程分为5步。
注:超高层办公净高分析一般会分为办公层和避难层两块,思路基本一致。
1. 分析前准备工作
2. 分析流程
a) 判断最不利层
b) 根据管井及机房位置统筹各专业出户路线
c) 勾画各专业管线
d) 管综示意图判断关键部位
e) 关键部位剖面示意图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各个部分的工作目的
第一部分:分析前准备工作
关键词:建筑信息、结构信息、管井机房落位
目的:
· 收集建筑信息作为后续分析依据
§ 包括层高、吊顶、架空地板高度等
§ 幕墙形式
判断是否具备自然排烟条件
· 收集结构信息作为后续分析依据
§ 结构形式,梁板结构与无梁结构
§ 结构初步设计,办公区、走道、核心筒圈梁设计
结构形式对机电安装影响巨大,
梁板结构可利用梁窝上翻消化管线交叉 或 检修管线,管线基本可贴梁安装。
无梁结构当管线交叉时无法消化,另板底需额外预留空间安装、检修。
核心筒管井出管与结构配合,穿梁、反梁、变截面梁等措施。
· 初步机电配置
· 机电系统示意图
罗列系统配置及系统示意图主要两个目的:
研究每层有哪些管线
研究最优系统竖向分区
· 设备层机房排布
分析各个设备层有哪些机房,推导哪一层避难层最不利
注意这里设备层机房排布应该依据上述【最优系统竖向分区】
第一部分工作内容是净高分析前提条件,各个因素皆会影响最终净高分析结果,建议尽量考虑完善,避免后续工作反复。
第二部分:分析思路
分析流程分为5步,办公层及设备层关注点不一致,但分析主线是一样的
1. 判断最不利层
2. 根据管井及机房位置统筹各专业出户路线
3. 勾画各专业管线
4. 管综示意图判断关键部位
5. 关键部位剖面示意图
第1步 判断最不利办公标准层
关键词:最多最大水平出管所在楼层
目的
· 针对避难层净高分析:
我们习惯整理各避难层机房需求表,从表中找出最不利避难层,原则如下:
1最低层高
2最多机房
从需求表不一定100%能找出最不利楼层,那我们就需要研究多个不利层比较一下哪层最不利。
贴个机房需求表例子如下
针对办公净高分析:
通常办公每层出户管相差无几,一般最不利楼层出现在以下情况:
· 屋面雨水管于顶层需汇集至核心筒内排水立管,一般考虑顶层办公区高位悬吊排水管
· 视乎消防水系统分区,个别楼层在走道需额外敷设消防环管
第2步 根据管井位置统筹各专业出户路线
关键词:均匀各专业出户路线
目的
· 统筹各专业路由,避免管线集中于局部位置,减少管线压力
简单但重要的一步,图纸有没有协调好就看这一步
第3步 勾画各专业管线
关键词:管综平面示意
目的
· 绘制平面管综示意图查看各个部位有哪些管线
· 标注管线规格
· 如为VRV及风机盘管,则包括空调设备及送回风管
第4步 管综示意图判断关键部位
关键词:最不利位置
目的
· 找出关键部位,即管线最大、交叉最多的位置
最不利位置通常在排烟管路由上
有需要可研究多于一处!
第5步 关键部位剖面示意图
关键词:剖面
目的
· 把关键部位所有管线汇总在剖面示意图中
· 验证剖面示意图是否可实施
完成剖面示意图后,我们还需要验证剖面图可实施性,这里讲个画剖面的分支思路:
以办公走道净高分析为例,
· 把所有管线截面塞到走道里,无论这些管线只在局部还是全部走道,我们习惯画全。
原则如下:
§ 风管在顶贴梁
§ 电在水上
§ 每户出管的管线靠户内
§ 不出管或少出管的管线靠核心筒
§ 注意预留检修空间
§ 注意预留水管法兰安装空间
· 排个初步方案后,需要验证实施可行性。
来看张图:
1走道及办公区排烟管 / 2办公区新风环管 / 3喷淋环管 / 4冷媒或冷冻水管 / 5强弱电桥架
· 幻想一下沿走道走一圈会出现哪些交叉场景及其避让方法:
1. 排烟从核心筒进办公户内,每层通常会出现两处
避让方案:2/3/4/5上翻避让
注意排烟井位置尽量位于梁窝中间预留足够上下翻空间
2. 新风主管每户接支管至办公户内
2上翻至梁窝避让3/4/5
办公户内新风管尺寸较小,不难实现
3. 冷媒或冷冻水管、电线及弱电管至办公户内
管道尺寸较小,可不考虑
假如所有场景都可实施,那么我们就认为这个机电高度可行,
排两三种方案,再重复上述验证流程,最终可实施而又空间最小的,就是我们要找的机电高度
回到主线,在我们完成第5步找到机电高度后,通常顾问会反提优化层高及净高方案。
第6步 优化层高、净高
关键词:“压”
目的
· 压建筑、压结构、压机电
· 把层高压到最小、净高放到最大
常用办法包括:
· 结构
§ 梁开洞
§ 反梁
§ 变截面梁
· 建筑
§ 管井重排
§ 加管井
§ 避难层机房重排
§ 避难区移位
· 机电
§ 排烟风机并联、每层排烟管成环
§ 风管极限长宽比
§ 风管极限风速
以上为办公走道示例,办公区、避难层等净高分析思路一致,做法略有不同,但在此处不再延展。如有疑问,欢迎联系!
本文感谢王老大、尹工、李工、倪工、冰浪等人,花了大量时间探讨挖掘、思维碰撞,丰富完善了文中提及的技术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