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分享】综合体地下室排水设计

2024-07-26

图片

图片

【重磅推出】“散装顾问”服务
作者 何仁美

#1设备机房排水

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第8.3.3 条规定:“一类高层公共建筑(除游泳池、溜冰场外)及其地下室、半地下室均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保护,并宜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 根据上述规定,水泵房、制冷机房、锅炉房、发电机等均属于应设置自动灭火设施保护的部位。

故在设计中,在考虑水泵房、制冷机房、锅炉房日常运行排水的同时,尚应考虑消防排水工况。

水泵房

水泵房平时排水来源主要有以下两方面:水池溢流和水池泄空。

水池进水通常采用浮球阀,目前市面上的浮球阀,多为纯机械式不带远程电气控制功能,由于水位波动,浮球阀会频繁启闭,运行一段时间后,浮球阀可能出现关闭不严实的情况,水池易发生溢流,在管理人员到达之前,可能已有相当的水量溢出水箱。

为解决以上问题,可在连接控制浮球的小管上设置一个电磁阀,同时将电磁阀与能传输电信号的水箱液位计联动,当液位到达溢流水位时,液位计输出电信号,反馈给电磁阀控制箱,并关闭电磁阀,主阀停止进水,从而解决了长时间溢流问题。

针对水池泄空时间,相关标准规范未给出明确规定,仅《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年版的第2.8.12条给出相关措施:“水池(箱)泄水管的管径应按水池(箱)泄空时间和泄水受体的排泄能力确定,小区或建筑物的低位水池(箱)一般可按2h内将池内存水全部泄空”,在实际项目中,还需根据水箱容积大小,确定水箱放空时间,对于容积较大的水箱,可以适当延长泄空时长。

制冷机房

对于中央空调系统,在系统季节性使用结束后,需要对机组与管网的贮水进行泄空,以减少药剂或潮湿状态对管材的锈蚀。

由于冷冻水管网排空时采用各种末端的空调机房排水管、立管底部泄空阀等排放,使得管道贮水无需都通过系统最底部的冷冻水系统主管网进行放空,可较大程度减小制冷机房主干管的泄水量。

(水系统清洗镀膜时需在最低点泄水。)

在制冷机房设计中,除满足上述排水需求外,尚应考虑系统管网故障时的应急排水能力。

在以往工程案例中,笔者发现个别项目管路防水锤措施考虑不到位,管网抗冲击的缓冲能力不足,使得水锤产生的冲击力从橡胶垫圈、橡胶软接头等易老化配件处释放,因冷冻、冷却水系统主干管径以及管道内水容量均相对较大,发生局部破损时,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泄水。这部分泄水除了通过制冷机房自身设置的集水坑排放外,可以考虑利用外部如车库、走道等处设置的集水坑作为应急排水用。

此外,为了使水流经过制冷机房门槛流至其他区域时不浸泡机组、水泵、设备控制柜等,制冷机房控制室门槛、水泵及制冷机组基础等高度最好高于制冷机房门槛高度。

锅炉房

锅炉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排放的高温水,需要经过降温池处理,高温废水流至降温池最后一格时基本已经通过和冷水充分混合达到预期的降温效果。

由于国标图集中的降温池尺寸都相对较大,对于用地较为紧张的项目,排污降温池可考虑与集水坑联合设置,将降温池最后一格兼做集水坑,将潜污泵设于其中,以达到节约面积的目的。

下图为2型钢筋混凝土锅炉排污降温池同集水坑联合设置示意图。

图片

图片

#2雨水排水

下沉广场排水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第5.3.12条规定,下沉式广场暴雨重现期可取10~50年,为安全考虑,取上限 50年。

为控制下沉广场的汇水面积,通常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在下沉式广场入口处设截留沟,在沟底设篦子重力自流排至室外雨水管网;

2)要求景观设计时往下沉广场相反方向找坡,使广场范围外的雨水不进入广场;

3)当上部有较贴近的塔楼时,塔楼的侧墙雨水尽量在室外地面上方设截流沟截留,通过重力排放至室外雨水系统;

4)为了减少台阶、楼梯面的雨水汇集量,有条件时可在楼梯中段适当位置上加设一道截流沟截水重力排放;

5)在广场地面靠四周墙体设一圈截流沟,雨水最终收集至集水坑。集水坑优先设于楼梯下方、花圃、景观造型下方等相对隐蔽的室外位置。

有多层地下室时,优先选择在广场所在层设置结构挂坑,尽量不将雨水引入更低位置室内空间,避免因提升设备故障、管网泄漏等因素无法及时排放雨水而危害地下室。

各类坡道、室外楼梯、手扶梯、垂直电梯、室外通风小室等处的排水

小区内的各类坡道、室外楼梯、扶梯作为室外同地下空间连接的主要通道,在我国南方沿海多雨、多台风、多内涝地区,防洪排水设计尤为重要。

设计上通常采取以下措施来降低洪涝风险。

1)坡道入口处设置防洪挡板,物业管理部门常备沙袋等物资。

2)对于坡道,适当上抬入口处建筑标高以阻挡坡道外的水进入地下室;对于室外楼梯,在楼梯起步处采用先上行,再下行的踏步布置形式,使楼梯起步处高出室外地面。

3)若上部塔楼侧墙紧邻坡道设置,尽可能让建筑专业配合将坡道与塔楼侧墙错开布置,不使侧墙水进入坡道。

4)在地下室首层坡道及室外楼梯起点、终点处设截水沟,个别要求较高的场所在坡道中段或楼梯首个半平台处可增设一道截留沟,减少进入地下室的雨水量。

对于扶梯、垂直电梯(消防电梯除外)的基坑排水在规范中并未做硬性规定,为了减少积水引起的潮湿锈蚀、电气短路、设备寿命缩短等问题,可在基坑底设置地漏排至临近集水坑或雨水检查井,但排至雨水检查井时需采取防止管网雨水回流的措施,如在基坑排水管接入检查井处设置低开启水头的排水专用鸭嘴阀。

室外通风口、送风排烟风等需要在室外开口的井道应高出地面500mm 后再开百叶口,并选用空隙相对紧密的防飘雨百叶,另外,室外开敞通风口在地下室的投影位置应设置截流沟将飘雨排走,防止雨水流散。

特殊位置的排水及污水提升设施的选择

近年来设置于地下室的快捷洗车店、汽车美容服务等日趋增多,该区域在设计阶段最好能将位置确定下来,以便配合降板区域,为了防止汽车冲洗水向外流散,设计地面标高比周边车库略低30~50mm。

同时沿洗车区域周边设置一圈排水沟,冲洗后的污水,多含有泥沙、树叶、清洗剂、汽油、机油残留等,污水在末端汇集后设置隔油沉淀池处理,为保证隔油沉淀效果,隔油沉淀池通过溢流方式流入污水坑再进行提升排放。

商场地下室的卸货平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兼有卸货、拣择、称重等功能,使得卸货平台周边的环境卫生条件较差,地面经常散落菜叶、纸皮、鱼虾碎屑、塑料、泡沫制品、油品等。

为保持整体环境卫生,防止冲洗水流散,在卸货平台及周边货车停车区域应设置排水沟,排水沟附近配置冲洗软管,在排水沟末端设置一个框状格栅,可以有效阻隔碎块状的固体垃圾进入排水管道,同时,在格栅底部设置网框式地漏,定期清理,防止堵塞。

对于地下商场、超市空间,不可避免地用到污水提升设施,目前主要有两种做法:

1)带密闭盖板污水坑 + 自动搅匀切割泵;

2)一体化污水提升设备 + 检修集水坑。

第一种做法相对工艺简单,初期投入相对较少,但是对后期运营和维护的要求高。在最初使用阶段,盖板密闭性一般可以满足设计要求,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盖板在开启后再重新密闭,密封效果可能会降低,坑内的气味容易散发出来。

虽然污水间设置了强制通风装置,污水坑也设置了通气管通气,但由于房间不是实时保持负压状态,房间内的气味还是可能外逸到周边区域。

第二种做法初期投资较第一种有所增加,由于提升器的污水暂存筒是通过螺丝紧固密封,有害气体难以外逸,相对卫生程度有所提高。

实际工程中具体选用何种组合方式应视情况而定,对于多层地下室,处于较高层地下室的污水可以下排至更低层的污水间,一体化提升设备设在房间地面以上,在提升设备旁设检修集水坑。

如果排水点在最底层地下室,如果仍采用第二种组合时,一体化污水提升设备需要安装在设备坑内,为满足一体化提升设备检修时的临时排放需求,需要搭配一更深的坑以贮存检修水,施工难度及造价也会增加。

对于要求不高、控制成本的项目,这时选用第一种做法则更为合理。

#3结语

鉴于地下室排水点位的分散性和多样性,在设计上除了严格执行雨污分流的基本要求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地下室所处位置低于室外地面,各类污废水最终均需通过机械提升的方式排放,故有条件时可以综合临近的或上下层的同性质排水点,共用集水坑及提升设施以节约场地、减少能耗。

2)对于雨水可进入地下室的部位,各相关专业应考虑全面,密切配合,设置好相关设施,减少进入地下室的雨水量,降低地下室水淹灾害的概率。

3)对于特殊场所,如排水水质较差的场所的卸货平台、有专门排水需求的消防电梯等,这些部位的集水坑最好单独设置而不与其他用途合用。


何仁美.商业综合体地下室若干排水类型探讨及对策[J].福建建设科技,2020,(06):103-105.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留言“有用”或点个赞,小编会倍受鼓舞
版权声明:本文整理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许可,禁止以机电人脉编辑版本转载。

图片


阅读20
分享
写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