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过设计的朋友都有专业间互相提资的经验,更有甚者在提资上有互相掐架的经验,我亲眼见过有机电设计人员为了个管井封住建筑师衣领的“精彩场面”。哎,只能感叹:年轻人气盛!但这又何不是说明我们这些苦逼的设计师是何等敬业呢?
建筑大师们在做方案时候,为力求竞标中方案的“完美”,非特别牛的建筑大师都很少在建筑方案上有机电空间的特别规划,级别越低的建筑师越少考虑到其他专业的东西,这个可以理解,每个人都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
所以机电设计师的往往有这样一个经历,在配合给建筑提机房及设备位置的时候,建筑会提出:“车位不够了,容积率算不下来,绿化面积不够了等”种种无奈,搞得机电种种惭愧,帮助建筑想办法,最后搞得机电设计很尴尬,画图也难画,安装时被施工的骂,使用时被业主骂。所有项目,建筑先行,所以从建筑师角度首先要了解机电在一个项目上的基本需求,就像机电要了解建筑的防火分区划分要求、基本的疏散要求、结构的荷载和开洞原则、大致梁高的一样,建筑师对机电的机房管井的类型、基本位置、大致的面积以及与防火分区的关系、疏散要求、荷载分布要有所了解,在建筑方案规划(机电还没有介入的时候)考虑进去,避免与机电配合中的种种掐架。
以前,经常听一位机电总工感叹:建筑做出来的东西是给人使用的不是给人看的,拿掉机电所有的东西建筑表观上固然好看,但那只是一个装饰品,从使用角度,没有一点价值。
在一次与建筑师的配合沟通会上,一名境外的建筑师一味在强调自己的立面效果“这不能放设备,那不能开百叶的”,对机电提出各种非常规要求,甲方的一位高层领导发话了:“立面效果将来是你们建筑师的面子,但是实用性对我们甲方更重要!”
很欣慰,其实很多人看到了机电的重要性,但是在建筑方案面前牺牲的却总是机电。我做机电人脉公众号也旨在分享建筑机电知识,不仅让机电人员参考,也想让更多的建筑结构师了解机电,重视机电。在这个公众号介绍中我无奈地用了一首打油诗“机电很重要,建筑看不到,业主很烦恼,惟有自己多提高,说服大师留条道!”,这里个人从一名机电设计师的角度片面的经验谈一下建筑与机电上如何做到比较高效的配合提资。(欢迎补充观点并分享给建筑师,也欢迎拍砖,每一块砖都是垫高我的基石。)
01
从建筑师的角度,我们应该了解机电的哪些基本内容
先给建筑一个基本的概念:我们通过实际项目统计,在大型公共建筑项目中,机电机房管井一般占总建筑面积的3.5%左右(如20万方的公共建筑,机电机房管井总面积约在7000平方);在大型居住建筑项目中,机电机房管井一般占总建筑面积的2.5%左右(如20万方的居住建筑,机电机房管井总面积约在5000平方);当然,总建筑面积越小,机电管井占用的比例会越大,不是绝对,跟机电系统有关系。但至少可能让建筑在概念方案阶段进行参考,帮机电预留出这些面积出来。
在建筑师进一步细化方案的时候,建筑师又应该了解哪些机电机房管井,并尽可能的把它的空间面积规划到建筑图纸中去呢?(当然了解这些之前,需要建筑师大致能够了解本项目机电系统的大致形式)我们分专业来分析一下常用系统的考虑原则(部分未提及机房管井面积可关注本公众号在菜单栏--技术干货--经验数据中查看参考)。
由于涉及建筑业态、建筑体量、机电系统等的不同,很难准确的给出机电机房和管井需求直接使用,以下以常规的做中央空调的商业综合体项目为例,谈一些原则性的配合落位要求。
1、暖通专业
1)主机房(与防火分区无关)
制冷机房:因为荷载比较大,建议落在大底板上,负荷中心,面积与空调面积有关。
锅炉房:要考虑泄爆、疏散,避免与主要出入口及人员密集场所贴临,一般考虑在B1F, 负荷中心,面积与空调采暖面积有关。
换热站:临近市政接口的地下位置,考虑商业价值,尽可能放到最下层,一般存在北方项目中。
2)空调箱及通风排烟风机房(与防火分区有关)
商业区域空调箱机房:原则上按防火分区设置。全空气空调箱(AHU)及新风空调箱(PAU)的机房,原则800~1200m2考虑一处机房,只是需要有引进新风的条件。
通风排烟风机房:原则上按防火分区设置。地下车库每个防火分区需考虑排烟机房及补风机房,按每个防火分区4000m2,划分2个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2000m2,排烟机房面积40~50m2,补风机房面积30~40m2。可自然补风的可不考虑补风机房。
商业区域风机房:适当将建筑不能利用处作为备用,机电也会尽量往屋面上排放,但是需要考虑管井的占用空间。
3)管井与百叶
楼梯间加压送风管井:一个按0.8m2(地上地下为2个楼梯间,剪刀楼梯也是为2个楼梯间,须考虑2倍面积。)
前室加压送风:一个前室至少按0.6m2(若前室有2扇疏散门,建议考虑到0.9m2。)
所有空调箱机房、风机房均需要考虑设置风管井道(井道面积由机电提资),但是建筑要保证井道能够出去引风或者排风。
外墙百叶:可以按照管井面积放大2.5~3.0倍计算。地库排风排烟百叶底距离地面2.5m,进风百叶低距离地面最低1.0m。
2、给排水专业
1)主机房(与防火分区无关)
消防水泵房:一般要设置大容积的消防水池,荷载大。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不能大于10m,疏散门应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等。
生活水泵房:一般设置在结构大底板上,上部及2m范围内不得有污水排放。
热水机房:一般设置在结构大底板上,上部及2m范围内不得有污水排放。
中水机房:有中水需求的项目设置。可考虑150~200m2
雨水机房:有雨水需求的项目设置。可考虑150~200m2,另外雨水收集池,经验数据10000m2做100t的雨水收集池。
隔油机房:有餐饮的项目设置,服务半径30m左右,经验考虑3000m2区域设置一个,面积约20~30m2。
2)小机房(与防火分区有关)
给排水专业基本上没有与防火分区有关的机房,集水井一般考虑按防火分区设置。
3、
强电专业
1)主机房(与防火分区无关)
进线间:靠近市政进线的地库外墙。
开关站:靠近外墙,靠近各变配电所中心位置。
变配电室:10kV/0.4kV,靠近负荷中心。
低压配电间:一般住宅项目会在每栋单体地下室设置。
柴发机房:一般优先考虑风冷,需要考虑较大的进排风井道。
2)小机房(与防火分区有关)
强电间:按防火分区设置,一般一个防火分区或者一个标准楼层(核心筒)5~6m2,上下对齐。
4、
弱电专业
1)主机房(与防火分区无关)
消控中心:应设置在建筑物的首层或地下一层,当设在首层时,应有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当设置在地下一层时,距通往室外安全出入口不应大于20m。
安保中心:避免干扰,潮湿、粉尘。
通信机房:靠近市政进线地库外墙。
网络机房:尽量靠近通信机房。
有线电视机房:靠近市政进线地库外墙。
2)小机房(与防火分区有关)
弱电间:按防火分区设置,一般一个防火分区或者一个标准楼层(核心筒)5~6m2,上下对其。
5 、建筑屋面主要机电设备
1)消防水箱、生活水箱
2)冷却塔
3)太阳能
4)消防风机、排油烟风机
5)风冷热泵、VRV(视空调系统形式)
6)柴发散热器(水冷柴发)
7)卫星机房及接收器
建筑师可以系统的了解一下机电的机房管井的类型及设置原则,在方案阶段尽量按照建筑的有利条件先行考虑进去,再将建筑图提资给到机电,机电专业进行机房管井的复核,反提资,这样建筑师还可以掌握一定的主动,同时提高了机电专业配合的效率。
02
从机电专业的角度,如何高效的完成机房管井在建筑图上的落位
1、如果有机会,机电专业应该尽早主动的介入建筑方案,干涉建筑对机电机房进行考虑。
2、尽早确定初步机电系统方案,根据初步机电方案规划机电用房及管井,根据其布置原则用需求表的形式提资给建筑进行配合,如公众号中的形式,参见最下方。
3、拿到建筑初步落位的方案图纸,机电在图纸上进行标注反提资,在这里必须顾及建筑的动线规划,如有特殊要求,在配合中必须及时与建筑师沟通,不得按自己一厢情愿布置造成配合工作的反复。
4、将提资图反提给建筑后,待建筑消化后,应及时和建筑召开面对面的沟通会,一是协调建筑落位有困难的机房管井,因为有些机电机房管井可以通过分解、转换来实现的,但建筑可能不清楚,需要当面沟通;二是确定建筑落位机电的可用性,建筑在调整机房的时候同时可能也要调整其它的布置,如动线、车位,防火分区、外立面、层高等,很可能导致原提资的机房不能使用,需要当面协调。
5、在上述沟通会上可以拍定并协助建筑直接在图上落实比较特殊的机房管井,这次会议下来,首先在大的主机房上基本上会敲定,在小机房上也基本上也会大差不差。
6、建筑调整完之后机电专业进行及时复核,没有原则性问题基本可以进行下一步初步设计的工作了,初步设计中机电专业根据绘图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和建筑配合调整。
7、建议在初步设计完成后对风井位置及百叶进行优化,这个工作非常重要。
前面也说了由于涉及建筑业态、建筑体量、机电系统等的不同,每个项目的机房管井设置也各有不同,这里不可能说周全,实际项目需要建筑师与机电设计师密切沟通,反复配合。以上仅仅是个人见识内的一些想法,欢迎留言提出质疑,更欢迎您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