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隔离冷(热)通道是来源于TIA942《数据中心通信基础架构标准》中要求机房内计算机设备及机架采用“冷热通道”的安装方式,其核心指导思想就是我们在上节所阐述的“合理规划数据中心气流组织”,那么在现实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怎么办?要以什么为基准来进行分析与处理呢?这也就是我下面要跟大家分享的两个基本原理。
00 容器原理
a) 名称定义
把数据中心中的静电地板以下的部分静压仓定义为容器体积(M);
把经过气流组织规划后的冷通道区域定义为容器体积(M1);
把精密空调送出的冷风量定义为(Q);
把单台机架所需的冷风量定义为(Q1);
把静电地板下静压仓的送风速度定义为(S);
b) 原理阐述
当在机房中布置了冷(热)通道后,单台机架所需的冷风量(Q1)是不变的,由于精密空调送出的冷风经过了M、M1不同的两个静压仓,这时我们假设容器M及其送风速度S为恒定不变,那么容器M1的压力Pa1是否足够就取决于容器M1的大小了,也就是Pa1是与M1的大小成反比的;而当我们假设精密空调的送风量Q为恒定不变,那么容器M1如果增加,就会得不到足够的压力,也就不能快速给机架散热。
c) 结论得出
通过以上的问题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冷通道容器体积M1如果增加,那么机架就不能得到足够的冷风风量Q1,也就可以这么说,在机柜高度相同的情况下,1200mm宽的冷通道要比1800mm宽的冷通道所得到的效果要好。
说到这里了,似乎有人会问,那为什么我们的静压仓的高度会越来越高呢?其实静电地板的净空高度增加,是为了减小送风的压力对IT设备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压力越大,其送风速度也就快了很多,它们经过IT设备后,只是简单把把热量带走,而并没有对IT设备进行足够的冷却,还是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
冷热通道系统业界谈论最多的当属:“是布置封闭冷通道,还是布置封闭热通道?”。那么实际案例当中,我们应该如何来正确的选择呢?现在我们姑且不讨论怎样来做出选择,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两种方案分别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