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根据与一些专业厂家的探讨,写过一篇水力平衡调试方法的文章《【微探讨】静态平衡阀在水系统中如何调试?》,有很多人提出了质疑,没有在现场调试实操过,写的东西也确实感觉没底,上篇文章写的是补偿法,最近就上篇文章中的相关调试方法又和平衡阀厂家做了些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另一种调试方法-比例法。
该厂家提出了上篇文章调试方式的不足,就是水泵的流量应该是小于末端需求总的流量的,而该篇文章上一开始就把最末端的流量调到满足要求的100%流量,在前端过流的情况下,最不利末端一开始是很难满足100%的流量的,如果这种方法调试,必须先关小前端的阀门或者关小分集水器干管上其它环路的阀门。
对于一个项目来说,首先计算负荷是找一个小时的最大负荷作为机组和水泵选型的依据,但是这个最大负荷并不是每层的每个房间的最大负荷的累加值,但是每个房间的支路是按这个房间最大负荷计算的,每层也是按照本层最大累加负荷计算的,当然层的最大负荷是小于每个房间的最大负荷之和的;楼栋的最大负荷是小于层最大负荷累加的,但是做过设计的都知道,很多人在计算楼层支干管流量的时候是将本层房间流量累加的,水泵及主干管选型是采用楼栋最大负荷计算的,所以水泵流量肯定不能满足末端支干管所有的流量之和,按上述上来就把末端调上100%的设计流量基本不可能(要采取在前端进行初调)。
上述的那种方法可以操作,但似乎有点复杂了,而且你要找到最大阻力的环路,下面探讨一下另外一种据说是更常用的静态平衡调试方法-比例法。这种方法只要两套装备;
首先将最末端(不一定是最不利环路A)的静态阀开大最大,挂着表放在那,
公式(记为公式一)还是:
刚才说了这时候的流量正常是不能满足100%的设计流量,可能60%的设计流量,当然不用管它,去调倒数第二个环路B的阀门,调整阀门会发现最末端这个流量在增加,待第二个环路B的测得的流量与该环路设计流量比值等于这个时候最末端A那个测得流量与其环路设计流量的比值相同时,我们认为这个第二个环路B调试结束。
进行第三个环路C的调试,这个时候我们视第二个环路B与第一个环路A同比例在变化,我们拿掉第二个环路B的测量表到第三个环路C,开始调节第三个环路C调整时,第一个环路A和第二个环路B的流量在增加,待这个环路C的测得值与该环路设计流量比值等于这个时候最末端A那个测得流量与其环路设计流量的比值相同时,我们认为这个第三个环路C调试结束,可能这时测得流量是设计流量的65%;同上方法,依次往近端环路N调节,得到(记为公式二):
该调主环路调节完成,可能流量还是不足,又或者都超流了,其实没关系,不用急着去调节集水器上的平衡阀E,可以继续调节与该主干管并联的其它主干管环路的支干管(层干管)水力平衡,方法相同。
待分集水器上各并联环路的层支环路平衡(测得流量与设计流量比一致)都调节完成后,再来调节集水器上E处静态阀的流量,同样采用公式一去得出测得的流量,按理论的话得不到同时满足各支管的流量,这时也同样找到一个最不利的并联环路让静态阀开度最大,开始调节第二、第三、第四个环路,让这些干管上静态阀的开度也满足用公式二的要求,这样这套水系统的水力平衡也算大致完成了。